產品說明
礦用控制電纜廠家推薦 KVV
【熱線:】
電纜防火措施
為了防止電纜火災事故的發生,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:
(1)選用滿足熱穩定要求的電纜。選用的電纜,在正常情況下,能滿足長期額定負荷的發熱要求,在短路情況下,能滿足短時熱穩定,避免電纜過熱起火。
(2)防止運行過負荷。電纜帶負荷運行時,一般不超過額定負荷運行,若過負荷運行,應嚴格控制電纜的過負荷運行時間,以免過負荷發熱使電纜起火。
(3)遵守電纜敷設的有關規定。電纜敷設時應盡量遠離熱源,避免與蒸汽管道平行或交叉布置,若平行或交叉,應保持規定的距離,并采取隔熱措施,禁止電纜全線平行敷設在熱管道的上邊或下邊;在有些管道的隧道或溝內,一般避免敷設電纜,如需敷設,應采取隔熱措施;架空敷設的電纜,尤其是塑料、橡膠電纜,應有防止熱管道等熱影響的隔熱措施;電纜敷設時,電纜之間、電纜與熱力管道及其他管道之間、電纜與道路、鐵路、建筑物等之間平行或交叉的距離應滿足規程的規定;此外,電纜敷應留有波形余度,以防冬季電纜停止運行收縮產生過大拉力而損壞電纜緣。電纜轉彎應保證zui小的曲率半徑,以防過度彎曲而損壞電纜緣;電纜隧道中應避免有接頭,因電纜接頭是電纜中緣薄弱的地方,接頭處容易發生電纜短路故障,當必須在隧道中安裝中間接頭時,應用耐火隔板將其與其他電纜隔開。以上電纜敷設有關規定對防止電纜過熱、緣損傷起火均起有效作用。
(4)定期巡視檢查。對電力電纜應定期巡視檢查,定期測量電纜溝中的空氣溫度和電纜溫度,特別是應做好大容量電力電纜和電纜接頭盒溫度的記錄。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缺陷。
(5)嚴密封閉電纜孔、洞和設置防火門及隔墻。為了防止電纜火災,必須將所有穿越墻壁、樓板、豎井、電纜溝而進入控制室、電纜夾層、控制柜、儀表柜、開關柜等處的電纜孔洞進行嚴密封閉(封閉嚴密、平整、美觀、電纜勿受損傷) 。對較長的電纜隧道及其分叉道口應設置防火隔墻及隔火門。在正常情況下,電纜溝或洞上的門應關閉,這樣,電纜一旦起火,可以隔離或限制燃燒范圍,防止火勢蔓延。
(6)剝去非直埋電纜外表黃麻外護層。直埋電纜外表有一層浸瀝青之類的黃麻保護層,對直埋地中的電纜有保護作用,當直埋電纜進入電纜溝、隧道、豎井中時,其外表浸瀝青之類的黃麻保護層應剝去,以減小火災擴大的危險。同時,電纜溝上面的蓋板應蓋好,且蓋板完整、堅固、電焊火渣不易掉入,減少發生電纜火災的可能性。
(7)保持電纜隧道的清潔和適當通風。電纜隧道或溝道內應保持清潔,不許堆放垃圾和雜物,隧道及溝內的積水和積油應及時清除;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,電纜隧道和溝道應有適當的通風。
(8)保持電纜隧道或溝道有良好照明。電纜層、電纜隧道或溝道內的照明經常保持良好狀態,并對需要上下的隧道和溝道口備有專用的梯子,以便于運行檢查和電纜火災的撲救。
(9)防止火種進入電纜溝內。在電纜附近進行明火作業時,應采取措施,防止火種進入溝內。
(10)定期進行檢修和試驗。按規程規定及電纜運行實際情況,對電纜應定期進行檢修和試驗,以便及時處理缺陷和發現潛伏故障,保證電纜安全運行和避免電纜火災的發生。當進入電纜隧道或溝道內進行檢修,試驗工作時,應遵守《電業安全工作規程》的有關規定。
線纜產品的市場空間
電力電纜
電力電纜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。1879年,美國發明家T.A.愛迪生在銅棒上包繞黃麻并將其穿入鐵管內,然后填充瀝青混合物制成電纜。他將此電纜敷設于紐約,了地下輸電。次年,英國人卡倫德發明瀝青浸漬紙緣電力電纜。1889年,英國人S.Z.費蘭梯在倫敦與德特福德之間敷設了10千伏油浸紙緣電纜。1908年,英國建成20千伏電纜網。電力電纜得到越來越廣的應用。1911年,德國敷設成60千伏高壓電纜,開始了高壓電纜的發展。1913年,德國人M.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電纜,改善了電纜內部電場分布,消除了緣表面的正切應力,成為電力電纜發展中的里程碑。1952年,瑞典在北部發電廠敷設了380千伏超高壓電纜,實現了超高壓電纜的應用。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、1200千伏的特高壓電力電纜。編輯本段基本結構 電力電纜的基本結構由線芯(導體)、緣層、屏蔽層和保護層四部分組成。
(1)線芯
線芯是電力電纜的導電部分,用來輸送電能,是電力電纜的主要部分。
(2)緣層
緣層是將線芯與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線芯間在電氣上彼此隔離,保證電能輸送,是電力電纜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。
(3)屏蔽層
15KV及以上的電力電纜一般都有導體屏蔽層和緣屏蔽層。
(4)保護層
保護層的作用是保護電力電纜免受外界雜質和水分的侵入,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損壞電力電纜。編輯本段分類按電壓等級分
按電壓等級可分為中、低壓電力電纜(35千伏及以下)、高壓電纜 (110千伏以上)、超高壓電纜(275~800千伏)以及特高壓電纜(1000千伏及以上)。此外,還可按電流制分為交流電纜和直流電纜。
本頁產品地址:http://www.blueally.cn/sell/show-46281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