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據臺媒報道,大腸直腸癌是臺灣島內民眾發(fā)生率一名的癌癥。近日,臺灣陽明大學張平倫癌癥研究中心初步動物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利用基因改造后帶有抗原的腺病毒,直接注射到具KRAS基因突變的大腸直腸癌、胰臟癌小鼠身上,可提高免疫反應,崩解、殲滅腫瘤細胞,等于“放病毒殺癌細胞”且不會破壞正常細胞。為臺灣癌癥生物治療找到新的發(fā)展方向。
據報道,已故馬籍華人、前五大石油公司創(chuàng)辦人張平倫2012年因血液惡性病來臺治療,生前決定捐贈2億新臺幣研究經費于今年5月成立“張平倫癌癥研究中心”,希望幫助更多民眾抗癌,該中心今天發(fā)表這項研究成果。
KRAS基因突變與大腸直腸癌、胰臟癌有密切關系,目前已知,有30%的大腸直腸癌、95%的胰臟癌病人有KRAS基因突變,由于大腸直腸癌是島內民眾發(fā)生率一名的癌癥,成為榮陽團隊研究的要目標。
張平倫癌癥暨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、北榮腫瘤醫(yī)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劉俊煌表示,生物治療是目前癌癥治療新技術之一,研究團隊先利用,人工改造腺病毒,讓病毒只有在遇到KRAS基因突變細胞才會反應,進入腫瘤細胞后在里面分裂、繁殖,使腫瘤細胞崩解,并釋放出抗原,提高免疫反應,殲滅腫瘤細胞。
初步實驗室、動物實驗都證實,在注入3000倍毒性濃度的腺病毒后,腫瘤細胞的確被崩解,有別于傳統(tǒng)藥物治療,等于是利用生物治療的標靶治療。
劉俊煌指出,由于人工改造的腺病毒,不會分解沒有致癌基因的正常細胞,所以正常組織不會被破壞,副作用也跟著降低,且也不像普通的腺病毒一樣,容易被肝臟吸收,造成傷害。
劉俊煌說,研究團隊下一步將著手人體實驗,希望找出能增加腺病毒“殺癌”活性時間的方法,甚至可以更進一步打到血液中,針對已轉移的癌細胞,一并追殺;他強調,類似的技術也可以運用于治療其他癌,只是放的病毒不一樣,例如腦神經腫瘤,就要仰賴皰疹病毒。